Skip to content

One year in Shanghai

Published: at 10:00 AM

| 先说结论,目前感觉还行,除了气候没那么友好,下一个目标是拿到户口,并且攒足能够换工作的本领。

24年10月,一家三口人,宝宝2岁,打包各种行李来到了上海,当时裁员后,公司同事有的很幸运的relocate去美国,或者欧洲,立陶宛,他们里面孩子有的3岁/4岁,正好是语言黄金时间,借着这个机会可以说是上了国际学校,又不用付出很高的成本,妥妥的赢了。

其中的孩子岁数比较大的,比如我的老板,则是成功了逃离了35后IT牛马的魔咒,我希望他能在公司慢慢退休,干到65岁,哈哈,简直不要太舒服。

话题回到自己这里,32岁的我,选择了来到上海,一个是兴趣使然,到底南方有什么好,大批北方的孩子都去南方生活了,二一个是大连确实没有很好的机会了,而且目前的房子的学校也不是很好,如果考虑让julianna上个还不错的学校,可能要很高的成本去买个房子。还有就是想着自己的同事们都离开了这里,除了有些年龄很大,孩子已经上学了,不好轻易说搬就搬的,我自己也想再出去闯闯。

那么不知道你是否会好奇,为什么不是北京而是上海,这个一个原因是曾经去过了。还有个原因是北京对外地人不是很友好,比如孩子上学很难,北京户口简直不是我这种能够考虑的。

所以呢,上海就成为了目的地。

24年10月,我们拿着两个大皮箱坐飞机来到了上海,下午拜托朋友在酒店帮忙照顾孩子,我和Tina就开始了看房,大概看了4个左右,就签合同定了下来,可以说很火速。而且也省了第二天的酒店钱。

第二天一早就拖着行李入住了,同时网购了各种锅碗瓢盆,那几天取快递也很夸张,非常多。

然后我在21号左右就上班了,Tina在家陪着孩子,孩子大了能跑了也变得不好看着了。然后就在1月份左右,孩子姥爷过来了,可以说是家里的救星,做饭这个重要的任务就落到了孩子姥爷的肩上。

2月份,juli去了私立幼儿园,距离家里5公里远,骑着电动车大概20分钟,这样目前的节奏形成了。然后Tina开始找工作,没有什么工作一开始就顺利的,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个信用卡公司的客服,因为确实没有其他合适的岗位。这样她干了4个月之后,还是决定不做了;在她跟我描述上班的情形后,如果是我可能一个月都坚持不了,不得不说女人的韧性确实是很不得了。她找的第二份工作就好了很多,职位是她想做的,待遇也都很正规。算是手的云开见月明了。

到了9月份,juli的也顺利报名了公立幼儿园,费用从3.5K一下子降到0.5K,省了很多钱。从我的角度看,如果让她上私立确实没有什么额外好处,幼儿园阶段还不是砸钱的时候。虽然这个费用不算很多,但是确实也是一笔开销。能省则省,后面如果她想发展自己的爱好,可以用在那个上面。

那说到我的工作,则开始的时候确实不是很顺利,感觉同事没有那么友好,对与自己的问题看不到其中的耐心。但是呢,已经上船了,不是说下就下的,而且刚刚来到新地方,确实也是要各种都要适应,到后面自己了解的更多了,同时又重新分了一次组后,各方面就顺利一些了。

工作上,能够完成任务,并且能够有贡献。这个其实我还是在思考要不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在上面,因为是特定领域,所以有很多的业务知识,是不是要彻底的掌握,从而给自己加分。

同时今年的两个成就也值得说一下,一个是通过了 AWS SAA 认证,并且公司给报销了报名费用。还有就是通过公司的英语考试,Writing A2-> B1, Speaking B1 -> B2. 实现了等级的提升,考试平台是 emmersion。

那么说“找到自己的舒适区,再努力一点点”,那我觉得工作顺利就算是舒适区,AWS SAA,或者英语能力提升,则是再努力一点点的体现。总归要点题一下,哈哈。

然后另一个点则是,攒足换工作的能力。我在Accenture,客户是国内客户,所以整体应该影响不大。但是自己确实也会担心会不会再有什么意外,比如裁员之类的,因为确实目前上海的team只是一部分,其他地方也有team,并且语言优势也更明显。所以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要停止学习,AI 目前进展很快,要对其有足够的了解,然后很好的利用它来对工作或者学习提供帮助。

那我觉得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失去能够随时随地换工作的能力,这点很重要,这是你的底气,你没有停止成长,你仍然有价值。